文章
  • 文章
  • 产品
  • 论坛
  • 商铺
  • 视频
搜索
佳来教育

13641924739

全国统一学习专线

首页 >> 心理咨询师 >>黄启团 >> “为什么我总是遇到渣男”|反复掉进同一个坑,是什么原因
详细内容

“为什么我总是遇到渣男”|反复掉进同一个坑,是什么原因

图片

 01 


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,
不明白自己在同一件事情上,为什么会莫名的重复犯错?
 
朋友阿芳就一直想不明白,为什么自己总是遇到渣男,每一段感情都无疾而终。
有一次她甚至哭着问我:是不是我,天生不值得被爱?
 
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。
 
但记得阿诺·培顿有一本书《拥有一切》,其中有一句话,说得好:一个普通人脑子里每天都有大约55000个想法,其中大多数是旧有的想法。
 
而这些旧有的想法,体验不好的经验,都会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些限制性信念。
 
什么是限制性信念
 
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故事:
 
在不工作的时候,笨重的大象静静的待在一旁,甘心被绳索套住。
 
本来按照大象的身躯,完全可以挣开的。但是他却乖乖的待在那边,任由困住。
 
为什么会这样?
是大象的主人,拥有什么魔力,有训象的高招吗?
还是那根绳索是什么特索的材料做的?
 
事实上,答案并不是在绳子上,而是在大象的信念被“驯化”了
 
在大象还是幼象的时候,训练大象的工人便会用一条很粗的锁练把小象套住。
 
只要大象稍为用力挣扎,便会令它体验到相应的痛楚。就算抵受得住痛楚,也团团困住,保证让不能够逃脱。
 
长此以往,小象从小便塑造了这些信念:
 
我是不能够逃跑的;
我是跑不掉的;
逃跑我是会受苦的。
 
这些信念深深地烙印在它的大脑中,成为了它的紧箍咒,以致即使在成长后,就算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绳子扯断,它亦不会尝试去做。
 
不仅是大象,人也是一样的。
 
人的很多信念,是经由某些特定的场景和经验产生。
但一个人若是长久的使用特定的信念,
在场景转换之后,信念却没有跟着及时更新。
那么旧有信念,就会变成限制性信念。
 
限制性信念,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创意、思想力、执行力……
如同紧箍咒般,紧紧束缚你的发展,使得你无法前行。
 
而阿芳,会不会是因为限制性信念,扼杀了她的每一段感情?


图片

 02 
大多拥有限制性信念的人,都有这样想法。
可以看看,你有多少这样的信念:
1.我不重要
2.我不够好
3.我不够聪明
4.我没有资格过上好日子
5.我不值得获得巨大的财富
6.我怎么学习都赶不上别人
7.我没有吸引力
8我不配拥有爱
9.鱼与熊掌不可兼得
10.我对感情已经不抱任何希望
11.长相好的人都不牢靠
12.我不是一个好作者
13.我不值得拥有一段爱情关系
14.都老夫老妻了,还谈什么爱情
15.家族中没人富贵过,我肯定也赚不了大钱
16.有钱人容易出轨,容易闹矛盾
17.男人有钱就变坏
18.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
图片

图片码学更多图片
添加好友备注:教练式管理

这些限制性信念,总结起来可以说是体现在三个方面:
 
一、无助(我没有办法)
 
最显著的特质就是,任何事情,都觉得自己没有办法。
 
认为:
事情太难;
我不够聪明;
别人比我优秀;
……
 
如果你真的这么想,就会被这个限制性信念,给困在一个圈子里了。
 
尤其很多孩子,在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时候。
创意总是被父母扼杀在初期,没有给到认同和鼓励,而是告诉他们这不可能那不可能。
 
久而久之,他们的思想,也只是停留在父母的认知层次。
会同样觉得,自己没有办法实现,不愿意动脑筋,没有办法解决。
 
二、无望(我不会成功)
 
最显著的特征就是,觉得成功和自己不可能同行。
 
认为:
我不能把事情做好;
我只会拖累别人;
这个选择太难了;
……
 
有这种信念的人,大多是孩童时期,父母太过挑剔。
 
无论自己如何努力,取得什么样的成绩,在挑剔的父母面前只有批评,都只是看到“做得不好的地方”。
 
像邻家小孩,期末考很争气,考了全班第三名。
但回到家,还是招来一顿指责:听说隔壁某某家的女儿,这次只是比你少了10分,10分很容易就赶上了的。你不要骄傲,这个样子很会被超越。
 
满怀期待,却迎来一盆冷水。
 
在这样日积月累的影响下,他的“潜意识”会相信我的努力是没有任何价值的。
也不敢想象自己成功的样子,一直在原地踏步。
 
三、无价值(我没有价值)
 
最显著的特征就是,我不值得。
 
认为:
我不值得拥有;
我配不上这么好的;
如果没有我,可能别人会更好;
……
 
有这种限制性信念的人,很容易就有自责心理。
 
中国式父母,大多无论孩子做得多好,第一反应都是否定泼冷水,要孩子戒骄戒躁。
 
“生只猫狗,都好过生你!
“你真的没用!看别人家的孩子……”
“这次好,不代表以后都这么走远,别骄傲得太早。”
 
殊不知,这样的话,对孩子杀伤力最大。
长久的否定孩子的价值,会造成孩子自我价值感低。
 
孩子会对人生产生怀疑,完全感受不到父母的爱,更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。
 
当孩子长大后,他会害怕与别人建立友情,建立的感情也很难长久,因为他害怕成为别人的负担。
 
这些人常常有一种自责的感觉,无论做什么事,独立完成还是团队任务,一旦失败,他就会觉得完全是自己的错,如果没有自己,事情就能变好。
 
图片

 03 
限制性信念是如何形成的?
在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,都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,创意无限的。
 
但是,在成长过程中,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,特别是上一代传统信念及价值观的影响,大脑慢慢形成了很多限制性的信念,一直在无意识地影响我们的人生。
 
当过去工作的“模式”变成了一种“习惯”,这让平常的工作做得很顺利,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想法,这想法就限制了我们的行为,也限制了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 
那到底这些限制性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呢?
 
1、经验:不断的经历事情,而终结出来的经验。但经验可能会没有及时更新,反而造成阻碍。


2、教育:好与不好的信念,都在幼年事情,从父母家庭和学校环境学复制过来。
3、错误逻辑:对事情错误的评估


4、借口:为了将失败“合理化”,而制造出来的借口,会制造一个假象,成为自己想限制性信念。


5、恐惧:人的本能。害怕被批评、被无视、被拒绝,这些恐惧就会渐渐演化成限制性信念。


图片
 
 04 
如何消除限制性信念
 
有限制性信念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觉察到问题,而不做出改变。
 
美国心理学之父说:过去不等于未来。你是绝对可以改写你的人生的。
 
NLP心理学也相信,每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一切资源。
 
打破这个限制性信念的方法有几个,简单说:
 
1.强迫/被迫:
 
用一个更大的信念改变现在的信念,无论是引发趋向或是逃避的动机,总之是做了改变了。
 
2.引发改变的动机:
 
鼓励与肯定,回过头想想最初目的是什么?
 
还有,每天告诉自己这些话,强化正面信念:
你会成功!
你会得到人生的真正幸福。
你可以书写自己的人生剧本。
你会透过你的经验帮助其他正在受苦的人脱离痛苦,创造成功的人生。
……


图片

当然,实用心理学NLP,还有更多帮到我们解决问题的技巧。
 
要知道,觉察限制性信念是一方面,如何破框才是值得努力的。


学习咨询:管理、婚姻、孩子,几乎所有问题,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2023年5月25-28日和26年心理学导师黄启团先生学习《NLP教练式管理》,掌握人性的秘密,了解人,读懂人,改善人生的重要关系,赢在人心感兴趣可咨询:13641924739
图片

图片立即码咨询图片
添加好友备注:教练式管理



在线客服
- 金牌客服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技术支持: 商梦建站平台 | 管理登录
seo seo